- N +

【时事评论】奔驰与比亚迪一场技术博弈与市场选择的启示

【时事评论】奔驰与比亚迪一场技术博弈与市场选择的启示原标题:【时事评论】奔驰与比亚迪一场技术博弈与市场选择的启示

导读:

科创板日报月日讯近日谷歌母公司旗下实验室孵化企业宣布与加拿大户外服饰品牌始祖鸟达成合作将联合推出机器人运动裤寓意世界上最好的登山者山羊这是登月工厂研...

《科创板日报》7月27日讯 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X实验室孵化企业Skip宣布与加拿大户外服饰品牌始祖鸟达成合作,将联合推出“机器人运动裤”MO/GO。MO/GO寓意世界上最好的登山者山羊,这是Alphabet登月工厂研发的刚柔混合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尝试。MO/GO以始...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9月17日,德国 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正式宣布,其已完全退出与中国电动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的合资业务,这个消息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奔驰与比亚迪的合作,曾是跨国车企与本土新能源势力“强强联合”的典范,但最终却以奔驰的 撤退告终。这个事件,不仅揭示了跨国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也映射出中国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的强劲势头。

回溯至2011年,当德国奔驰与中国比亚迪携手成立腾势时,双方寄予厚望,意图共同开发 电动汽车,抢占中国市场先机。然而,合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术融合难题、品牌定位模糊、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导致腾势销量长期低迷,2021年销量仅5000辆,远未达到预期。面对这个困境,德国奔驰选择逐步撤资,最终完全退出,而中国比亚迪则 接管,实现了从合资到独资的转变。

德国奔驰的退出,表面上看是合作不顺的必然结果,实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跨国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困境。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政策扶持、技术创新、消费者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中国品牌比亚迪等,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快速响应能力,迅速崛起,对传统跨国车企构成了严峻挑战。

【时事评论】奔驰与比亚迪一场技术博弈与市场选择的启示

德国奔驰与中国比亚迪的合作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在技术、市场策略上的不兼容。德国奔驰作为传统豪华车品牌,其技术体系、品牌理念与中国比亚迪以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合作初期可能因双方对市场的乐观预期而被忽视,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问题逐渐暴露,合作裂痕难以弥补。

然而,德国奔驰的退出,对中国比亚迪而言却是一次重大机遇。 接管腾势后,中国比亚迪迅速调整策略,依托自身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上的技术优势,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深厚积累,成功实现了腾势的销量逆袭。2023年腾势销量激增至12.8万辆,增长幅度高达26倍,这一成绩无疑是对中国比亚迪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的有力证明。

此外,德国奔驰的退出也反映了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策略的调整。面对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德国奔驰等跨国车企开始寻求与更灵活、更具创新力的本土企业合作,如德国奔驰与吉利合资生产 art EV款,就是其适应市场变化、寻求新增长点的尝试。

对于中国比亚迪而言, 接管腾势后,其全球化战略也得以进一步推进。尽管欧盟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但中国比亚迪凭借其在技术、成本、品牌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仍有望在欧洲及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可以这样讲,德国奔驰退出中国比亚迪合资业务,虽是一场合作的终结,但也是双方基于市场选择和自身发展的理性决策。这个事件不仅揭示了跨国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也展示了中国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的强劲实力。未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类似的合作与竞争故事还将继续上演。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唯有不断创新、灵活应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