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Dify.AI延君晨:如何让大模型真正成为生产力
原标题:对话Dify.AI延君晨:如何让大模型真正成为生产力
导读:
沧州雄狮的生存问题引发中国足坛关注月日沧州官方宣布已经解决了资金问题并和球员达成和解不过沧州的资金比足协要求的时间晚了天放还是不放足协陷入了两难每个人都知道有用但如何真正把投入...
沧州雄狮的生存问题引发中国足坛关注。12月28日,沧州官方宣布已经解决了资金问题,并和球员达成和解。沧州的资金比足协要求的时间晚了1天。放还是不放?足协陷入了两难。
每个人都知道AI有用,但如何真正把AI投入生产,并确保它稳定,现在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挑战在于:企业AI系统的有效部署受制于现有信息孤岛与异构系统环境。研究表明,超过60%的企业AI项目在系统对接阶段陷入技术泥潭,严重延缓价值实现。企业AI应用从原型阶段迁移至生产环境时面临根本性的架构挑战。根据调研,77%的概念验证项目无法成功迁移至规模化部署,在性能、稳定性和可维护性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其三,AI 领域专业人才稀缺且竞争激烈。
针对这些痛点议题, 科技等媒体近日与Dify.AI联合创始人延君晨进行了交流,他认为AI 正逐步从“内容生成”进化到“复杂推理”、“自主执行”,即AI 未来将不仅限于文本、图像的内容生成,而是逐步走向执行复杂任务,帮助企业自动化业务流程。
Dify.AI要做的,就是 AI落地的痛点,让大模型成为真正可用的生产力。
这家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提供了一个开源的AI应用开发 ,使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快速构建、部署、运营和管理大语言模型应用。这个 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降低了AI应用的开发门槛。现阶段,他们的企业客户来自各个行业,主要包括金融、零售和医疗等领域。
Dify.AI联合创始人延君晨表示:“如今,企业对于生成式AI应用已经不是‘是或否’的问题了,而是考虑如何将生成式AI跟业务做深度集成。”他告诉 科技,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成熟、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业务场景的深度挖掘,企业有望基于生成式AI实现正向的投入产出比,推动商业模式革新。
据介绍,Dify.AI作为全栈AI应用开发 ,通过其开放架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 化设计理念,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克服这些挑战的可行路径。
在开放架构层面,Dify 采用后端即服务(Backend as a Service, BaaS)的设计理念,构建开放 API 框架和可扩展插件市场。这种架构支持即插即用的各类跨系统集成,实测可将企业AI应用的系统整合周期从平均12周缩短至3-4周,集成效率提升70%,大幅加速从概念到生产的转化速度。
在全管理层面,Dify提供完整的AI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链,从开发、 到部署、监控一站式覆盖,简化了企业级 AI 应用的运维复杂度,帮助团队有效识别并 生产环境中的潜在问题,使 AI 应用稳定性显著提升。
与此还有效降低了操作门槛,Dify 通过交互友好的可视化界面降低门槛,使业务人员能够直接参与 AI 应用构建,大幅提升研发人员调试 AI 应用的效率,促进跨职能团队 协作。
一个实践案例是,某世界500强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利用 Dify.AI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构建的生成式 AI 方案,实现多语言工单处理工作流。此 方案可将客户服务请求的语音实时转录为文本(支持多语言),结合 LLM 进行语义优化、上下文分析以及智能分类,并实时检索相关的产品文档、历史案例和知识库,最终生成建议 方案并交付给支持团队。工单生成与验证时间从传统的10-20分钟缩短至不到3分钟,平均每天自动生成约300个工单。以每单节省10分钟计算,每月约节省60人/天的工时。
延君晨还谈到,这些方案的背后,都有亚马逊云科技的支持。2023年6月,Dify.AI成为了亚马逊云科技初创成员,获得了云计算资源支持,为早期阶段优化成本结构提供了很大帮助。在应用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工程师还帮助Dify.AI 了向量数据库业务主机架构切换问题,实现了超过30%的成本削减。
亚马逊云科技从多个维度为Dify.AI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与全球商业拓展支持。比如,Dify.AI产品原生支持在Amazon Bedrock上调用Claude、Cohere等大型语言模型和嵌入模型,以及Amazon SageMaker微调定制模型,适配不同业务场景,确保模型灵活性与 推理,从而降低开发和运维成本,提升模型性能与稳定性,同时支持私有化模型的快速上线。
2024年5月,Dify.AI还正式上线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海外区),将新产品迅速导入全球市场。延君晨表示,在未来,Dify.AI还将继续与亚马逊云科技深耕合作,为开发者与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从模型访问、应用构建到部署的一站式工具链,大幅简化多模型应用开发流程,加速业务创新。(文/定西)
本文来自 科技报道,更多资讯和深度内容,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