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文翻译
原标题: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文翻译
导读: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内容简介世界考古史上的四大石碑之一,便是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大秦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尊石碑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景净撰述,吕秀岩书刻,于唐朝建中二...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内容简介
世界考古史上的四大石碑之一,便是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大秦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尊石碑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景净撰述,吕秀岩书刻,于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在长安大秦寺落成,并被文物局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此碑由波斯传教士景净于公元781年的建中二年撰刻,吕秀岩书丹并题写碑额,竖立于长安的大秦寺内。碑体高279厘米,宽99厘米,正面刻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六十二字,总计1780汉字,还镶嵌着数十个叙利亚文字符,见证了景教在唐朝的传播盛况。
景教的教义在碑文中通过引用儒、道、佛经典以及中国史书中的丰富典故,深入浅出地阐述。它讲述了人类的原罪、救赎的象征——弥赛亚的降生,以及救世主的传奇事迹。尽管这份文献出自波斯传教士之手,但其中文表达的精湛程度,显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接纳。
唐代基督教碑刻,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高36米,宽0.86米,厚0.25米。碑上雕刻有十字架图案,碑文由景教士景净撰写,由吕秀巖书写,概述了大秦景教自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从波斯传入中国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
卜弥格对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全文翻译
1、卜弥格对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全文翻译如下:开篇部分: 粤若,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窅然灵虚,後後而妙有:上帝永远正确宁静,无需起源,拥有深奥的智慧,从无到有,创造出一切。
2、愿刻洪碑以扬休烈,碑文颂扬真主无元的真理,以及历代皇帝对景教的贡献。道惟广兮,应惟密强,名言兮演三一,主能作兮臣能述。建丰碑兮颂元吉,大唐建中二年,宁恕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岩书。
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座记述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的石碑。此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2月4日由波斯传教士伊斯(Yazdhozid)建立于大秦寺的院中。碑文由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刻,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并题额。据传闻是属于基督教聂斯脱里派。
4、西安郊外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景教在中国的繁荣景象,碑文称“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这反映了景教在唐朝时期的广泛传播和兴盛。
5、景教源自波斯的三夷教之一,祆教、景教与摩尼教并立。随着会昌法难的冲击,其影响力逐渐式微。转折点出现在建中二年,景教通过景净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式传入中国,首任大主教阿罗本于贞观九年踏上了长安的土地。
6、景教在中国 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西安掘出一块石碑,正面写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以1780个汉字撰写,另附数十字叙利亚文,引起当时传教士哄动。现时景教在中国的早期历史,大多以此作为引证。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简介
世界考古史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四大石碑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便是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大秦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尊石碑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景净撰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吕秀岩书刻,于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在长安大秦寺落成,并被文物局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在唐代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由波斯传教士创作并竖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了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碑文,名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此碑的撰写者和题字者是当时知名的吕秀岩,它被安置在大秦寺的庭院内,以其279厘米的高和99厘米的宽,引人瞩目。
唐代基督教碑刻,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高36米,宽0.86米,厚0.25米。碑上雕刻有十字架图案,碑文由景教士景净撰写,由吕秀巖书写,概述了大秦景教自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从波斯传入中国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建碑缘由
1、义宁坊的大秦寺内,得到了唐的慷慨支持,建造了一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碑。这块碑石记录了景教在唐朝时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程,反映了唐朝开放、包容、自由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于宗教多元性的接纳态度。
2、世界考古史上的四大石碑之一,便是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大秦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尊石碑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景净撰述,吕秀岩书刻,于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在长安大秦寺落成,并被文物局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座记述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的石碑。此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2月4日由波斯传教士伊斯(Yazdhozid)建立于大秦寺的院中。碑文由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刻,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并题额。据传闻是属于基督教聂斯脱里派。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不仅承载着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也见证了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它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义宁坊的大秦寺内,得到了唐的慷慨支持,建造了一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碑。这块碑石记录了景教在唐朝时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程,反映了唐朝开放、包容、自由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于宗教多元性的接纳态度。
碑上雕刻有十字架图案,碑文由景教士景净撰写,由吕秀巖书写,概述了大秦景教自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从波斯传入中国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碑底和两侧刻有古叙利亚文教士的姓名,这些名字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中西交通的重要线索。
世界考古史上的四大石碑之一,便是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大秦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尊石碑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景净撰述,吕秀岩书刻,于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在长安大秦寺落成,并被文物局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