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蒸发」,智驾公司难寻生路
原标题:热钱「蒸发」,智驾公司难寻生路
导读:
不写平庸的故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文魏霞编辑王芳洁结果不可避免月日下午点东方甄选股东沟通会上针对董宇辉离职一事俞敏洪说当然这话外界未必买账否则消息公布次日新东方和东方甄...
UT OF COMMON/不写平庸的故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文/魏霞编辑/王芳洁结果不可避免。7月26日下午3点,东方甄选股东沟通会上,针对董宇辉离职一事,俞敏洪说。这话外界未必买账,否则消息公布次日,新东方和东方甄选不会双双大跌,其中东方甄选当日最大跌幅达到了28....
头图来源 | 禾多科技
作者 | 建武
编辑 | 伍文靓
智能驾驶行业最近又热闹了起来。
近日,宏景智驾、易航智能等智驾供应商相继拿到数亿元规模的新一轮融资。而在此之前,今年已经超十家智能驾驶相关企业推进了上市流程。
但遗憾的是,还有不少智驾玩家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挣扎,甚至彻底倒下。
坊间传闻,禾多科技CEO倪凯已加入四维图新,任智驾部门一把手。灵魂人物的另寻高就,正式宣告了这家昔日明星自动驾驶公司彻底的溃败——沸沸扬扬半年之久的破产重组疑团也终于画上句号。
智能驾驶玩家们融资上市也好,破产清算也好,无论哪一种情景,其核心都离不开「钱」。
智能驾驶到底有多烧钱?
据了解,华为智能驾驶相关的费用每年高达10亿美元,累计支出早已超过百亿美元;而比亚迪在这一领域的投资高达千亿人民币。
即便财力雄厚如阿里,其达摩院也于去年正式放弃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对于智驾创业企业如果造血的速度无法填上研发投入的坑,结果就是亏损不断。
以禾多为例,其过往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即便禾多的斩获车企定点项目比不少同期智驾创业玩家更快更多,但仍然没有逃出生天。
如果想要继续坐在牌桌上,那就需要获得更多资金,补充弹药增强技术实力,期待着量产交付于爆款车型,拉开与友商 ,同时也让投资人看到赚钱的可能性。
但这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
几年前风口期,智驾玩家们在资本市场备受瞩目,估值也是水涨船高,甚至圈内还有被投方挑剔投资方的风气。但是随着近些年的发展,自动驾驶泡沫破裂,不确定风险增加,资本也逐渐回归理性。
在B轮乃至C轮之后的智驾公司,已经很难获得创投机构的青睐。能在后期继续投入的 ,除了具有强大资源能力的北汽、广汽等大厂的产投部门,基本只剩下了大型美元及人民币PE。
现在资本对智驾公司有了更高要求,技术要足够领先足够落地,要有自己的商业闭环自造血能力,拥有稳定客群和市占率,甚至需要在股份/控制权上占更多话语权。
这种种一切使得智驾公司与资方的洽谈十分受限,一度难以达成新一轮融资。
翻看已经上市以及正在申请上市的智驾公司的IPO文件,就能看到这个真相:
黑芝麻(已上市):最后一轮融资在2022年8月;
地平线(未上市):最后一轮融资在2022年11月;
文远知行(未上市):最后一轮融资是在2022年10月;
纵目科技(未上市):最后一轮融资在2022年3月;
Momenta(未上市):最后一轮融资在2021年11月。
上述公司的最近一次融资都在两三年以前,目前的开支均为储备资金,而这也是国内整个智驾行业的缩影。
从创业潮中艰难走到今天的公司中,一部分已经到了奋力一搏的上市节点。
在创业早期,不少智驾公司在融资时会与资本方签订「对赌协议」,这已经成为了业内公开的秘密。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被投方要完成IPO申报,无论以什么形式——投资机构这些年投入的真金白银需要退出通道。
港股看起来是一条更切实际的路径。去年,知行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半年股价最高翻了5倍,市值一度超过200亿港元。尽管首日是破发状态,但目前已被纳入港股通标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大家现阶段对港股上市更有动力。
智能驾驶技术的兴起,让整个汽车行业以及供应链关系发生重构,玩家们都开始重新寻找各自定位。
应运而生的智驾公司也得以成为行业中Tier 1、Tier 2的存在。
尽管在智驾行业受热捧的那几年,「车企失去灵魂」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但主动权从来都掌握在这些大玩家手里。
毫无疑问,所有的车企都已经意识到自研的重要性,甚至是对外宣称是「全栈自研」,在消费者的认知中给自己加一层滤镜——尽管这些车企并不能完全离开智驾供应商的支持。
除了技术实力,品牌实力也是话语权的一部分,想要行走于商业江湖,就少不了叫卖吆喝。但除非强势如华为,很多智驾供应商只能在幕后当无名英雄,在宣传方面只能谨慎再谨慎。
部分车企对智驾公司的合作管控 严格,车内会留有摄像头,不仅仅是工作需要,也有 作用。
车企和供应商大甲方和小乙方的角色定位,让许多智驾公司在合作的话语权上落了下乘。
一方面,对智驾公司来说,需要有车企合作的量产案例做背书才能进一步进入更多车企的视野,获得更多定点项目然后转为订单。
绝大多数车企 看重量产经验。因为,量产经验的背后是智驾供应商对SOP流程、质量体系的基础认知,其工程化能力至少也已经得到了一定验证,可以缩短双方合作的磨合期。
智驾公司需要对外发声来保持企业存在感以及公众信任感,这对于品牌建设、投资/ 关系也有着关键的作用,反哺斩获商业订单的造血能力。
即便拿到了车企量产项目,这也只是开始。
如果合作的车型并非爆款走量车型,那对智驾公司商业化落地的推进作用可能很有限,沉没成本还会进一步加速财务压力。
还是以上文提到的禾多科技为例。广汽埃安昊铂GT的高阶智驾由禾多提供,但双方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车型的销量。从结果来看,这款车的销量不尽人意,也未给禾多带来多少商业收入。
更重要的是,车企对自研方案也投入力度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智能化将是车企下一阶段的利润关键来源,现阶段即使是“赔本赚吆喝”,也得硬着头皮顶上。
比亚迪在今年已经将「智能化」提到了战略层面的 优先级。
除此之外,合作被压价、开发费被拖欠、技术被要求开白盒……这些事情也在一直在智驾圈上演。在未来,智驾供应商的生存空间还将进一步压缩,
关于智驾供应商的灵魂之争,也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被证伪。
纵观汽车行业的发展,智驾公司的跌宕起伏像极了多年前造车新势力的处境。
除了一开始就定位做L2的智驾公司,L4公司也都加入了量产智能驾驶的战事之中,比如小马智行、元戎启行、轻舟智航......加速了行业的内卷。
行业内卷的本质是产品和技术的严重同质化。
在这条拥挤的赛道里,玩家们都是差不多的时间起步,差不多的技术路线,可能只是量产节奏快慢的分别。如果没有软硬一体、垂直整合的能力,就很容易被友商赶超;如果不能持续创造价值,就可能被客户替换。
智驾行业的头部效应已经形成。像华为、地平线、Momenta、卓驭(即大疆车载)这样的头部智驾供应商拿到的订单越来越多,二三线智驾厂商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
在蔚小理之后,新造车企业上市的难度越来越大。资本不仅对车企商业能力有要求,同时希望看到差异化竞争优势,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于是零跑讲了一个全栈自研的故事,正在申请上市的哪吒则锚定了出海的风口。
智驾行业的这一天也会很快到来。随着这一轮洗牌之后,整个行业的玩家格局会产生剧烈的震动,谁都想成为幸存者,但谁都有可能成为出局者。
虽然很残忍,但是这就是现实。